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,搜索相关资料。也可直接点“搜索资料”搜索整个问题。
蒙古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,内陆国家,面积156.65万平方公里,温带大陆性气候,人口268.34万人(2008年底),民族喀尔喀蒙古族,哈萨克族,宗教教,土著黄教,伊斯兰教 ,官方语言喀尔喀蒙古语
展开全部蒙古是位于俄罗斯南部、中国北部的亚洲中部的内陆国,南、东、西与中国接壤,北与俄罗斯相邻。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。
蒙古国(蒙古语:Монгол улс),别称草原之国,蒙语原意:永恒之火或永不熄灭的火
人口以喀尔喀蒙古族为主,约占全国人口的80%,此外还有哈萨克族等。过去大约40%的人口居住在乡下,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80%,其中生活在乌兰巴托的居民占全国居民总数的1/4。农业人口主要由饲养牲畜的游牧民组成。 蒙古族又分为多支。绝大部分蒙古人属喀尔喀人(也称哈拉哈族),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的语言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。目前,喀尔喀人占全蒙人口的76.2%。在语言和习惯上相近的还有杜尔伯特人、土尔扈特人,额鲁特人、扎哈沁、明阿特人、浩托戈特人、布里亚特人。他们都属于蒙古族,因历史上驻地的不同而单独成为部落。其中以杜尔伯特人最多,大部分聚居在乌布苏省,少数居住在毗邻的巴彦乌列盖省和科布多省。布里亚特人大部分散居住在库苏古尔、布尔根、色楞格、中央、肯特、东方等省的北部各县。土尔扈特人、额鲁特人和明阿特人主要聚居在科布多省。浩托戈特人聚居在苏古尔省和扎布汗省。除蒙古族外,蒙古还有哈萨克族(占全国人口的5.2%,几乎全部聚居在最西端紧靠我国新疆的巴彦乌列盖省)。为数不多的俄罗斯人,散居在中、东部多省,基本上都是白俄的后代,现大都退出蒙籍,回归俄籍。 蒙古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信奉萨满教。13世纪,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毗部时,萨满教仍为主要宗教。据史书记载,蒙古帝国成立之初,在上都举行的各种祭祀活动都是由萨满(即巫师)主持的。吐鲁(西藏)归顺元朝以后,藏传佛教(教)萨斯迦教派法王八思1253年谒见大汗忽必烈,忽必烈即帝位后封其为国师。此后,元朝历代皇帝均继续聘封八思巴的转世人为国师,教遂在宫廷逐渐盛行起来。但是,广大蒙古族人民仍信奉萨满教。一直到16世纪,格鲁派教传入蒙古,蒙古各部首领先后皈依教。他们秉承清王朝的旨意,在政治上、经济上大力扶植教,并大量兴建寺庙。这样,蒙古从统治阶层到普通百姓,由信仰萨满教纷纷改信教。以后的数百年内,上层拥有与世俗封建主同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统治势力。教成为渗入蒙古社会每一角落,支配全蒙古族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。1921年前后,蒙古有寺庙1118座,逾10万人,占总人口的1/6(男性的1/3)。蒙古人民革命后,信教的人逐渐减少,乘余的寺庙也不多了。不过,教仍在蒙古老百姓的信仰中占有主要位置,牧民凡移营、婚嫁、生老病死,有时还要请卜凶问吉。乌兰巴托的甘登庙,仍有百名,定时诵经。朝拜者络绎不绝,但多为牧区来的信徒。除教以外,蒙古有极少数人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。
蒙地下资源丰富,现已探明的有铜、钼、金、银、铀、铅、锌、稀土、铁、萤石、磷、煤、石油等80多种矿产。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,居亚洲之首。森林面积为1830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为8.2%(2004年12月24日蒙古自然环境部公布)。 自然资源保护20世纪90年代开始,政府注重保护自然资源,采取措施拯救濒危野生动物。截至1999年底,先后建立49个自然保护区,总面积达1800多万公顷,其覆盖率为12%,其中面积最大的达530多万公顷,最小的有1600公顷。自然保护区为保护野生动物,特别是戈壁熊、野马和野骆驼等濒危野生动物创造了条件,使世界稀有野生动物戈壁熊从20多只增加到30多只。野马绝迹后又从国外引进,已繁殖到130多匹,成为世界上拥有野马最多的国家。野骆驼的数量增加到600多峰。被列入世界红皮书的野驴在蒙古已大量繁殖,在戈壁地区上千头野驴经常成群出没,仅哈坦布拉格县境内就有3万多头野驴。蒙古野生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黄羊,全世界共有黄羊100多万只,而生存在蒙古的就达80多万只。辽阔的蒙古草原已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。野马原本产于蒙古高原,学名“普热瓦利斯基马”,是世界上唯一未经任何驯化的野马种群。19世纪末俄罗斯人普热瓦利斯基将军发现了这种马,并以他的名字命名。20世纪初,大批蒙古野马被俄罗斯商人贩卖到欧洲国家的动物园里。60年代,由于天灾人祸,野马在蒙古绝迹,仅在国外一些动物园里有少量野马生存,供游人观赏。为使野马这种濒危野生动物回归自然,重返故乡,蒙古于1991年4月专门成立野马回归委员会,同年6月,16匹珍贵的野马从荷兰用飞机运抵蒙古。为增加野马数量,并防止其近亲繁殖,蒙古还先后从乌克兰、瑞士、澳大利亚和德国引进野马进行繁殖.
畜牧业是蒙传统的经济部门,也是蒙国民经济的基础,素有“畜牧业王国”之称,主要饲养羊、牛、马、骆驼。农业以种植麦类、蔬菜、薯类和饲料作物为主。库苏古尔湖盛产鱼类。2007年,蒙牲畜存栏总数达4030万头,比前一年增长15.7%,创历史最高纪录。
蒙古位于亚欧大陆东北部,内陆国家,面积156.65万平方公里,温带大陆性气候,人口268.34万人(2008年底),居民主要为蒙古族,其余有哈萨克等其他民族;过去信奉萨满教,现主要信奉藏传佛教、伊斯兰教;语言阿尔语系蒙古语族;其国境南、东、西与中国接壤,北与俄罗斯接壤。气候属于寒温带大陆性气候。元朝至清朝属于中国,民国初独立,1945年获得国际法承认。建都乌兰巴托,国庆日7月11日(1921年)国歌: National Anthem of Mongolia。游牧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,逐水草而牧,饮乳食肉,穿蒙古袍。